急诊创伤中心作为医院应对各类创伤患者的前沿阵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肩负着重症救治、生命守护的重任,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救治能力,为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现将本阶段急诊创伤中心的工作进行总结。
工作概况
本阶段,急诊创伤中心共接收各类创伤患者[X]例,其中严重创伤患者[X]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到了[X]%,较去年同期提升了[X]个百分点,我们成功应对了多起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批量创伤患者救治任务,展现了急诊创伤团队在关键时刻的应急处置能力。
工作亮点
(一)优化救治流程,提升救治效率
- 建立快速通道针对创伤患者病情危急的特点,我们设立了从急诊接诊、检查、手术到重症监护的一站式快速通道,患者进入急诊创伤中心后,各环节紧密衔接,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在一次交通事故伤患者的救治中,患者到达急诊后,护士立即启动快速通道流程,医生在 5 分钟内完成初步评估,同时相关检查科室同步做好准备,患者在受伤后 30 分钟内就被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为后续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 多学科协作机制完善定期组织创伤外科、骨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讨论,确保对每一位创伤患者制定出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在处理一名高处坠落导致多发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时,多学科团队迅速集结,共同商讨手术顺序及术后监护要点,创伤外科医生负责骨折复位固定,神经外科医生处理颅脑损伤,重症医学科医生提前做好术后重症监护准备,各科室分工明确又紧密配合,患者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二)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 开展业务培训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创伤专家来院讲学授课,举办各类创伤救治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本阶段共举办培训[X]次,培训人员达[X]人次,积极选派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带回先进的理念和技术,选派一名医生参加国际创伤学术会议后,将损伤控制复苏技术引入我院,成功应用于多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模拟演练常态化每月组织一次创伤急救模拟演练,涵盖各类创伤场景,从现场急救、转运到院内救治等各个环节,通过模拟演练,检验和提升团队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在一次模拟群体性爆炸伤演练中,团队成员迅速响应,按照既定流程有序开展救治工作,各环节衔接流畅,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得到了医院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三)强化质量控制,保障医疗安全
-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急诊创伤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详细的质量考核标准,涵盖患者救治的各个环节,包括首诊负责制落实情况、病历书写质量、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对病历书写质量的监控,发现部分医生存在记录不规范的情况,及时组织专项培训,病历书写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医疗安全管理加强医疗风险评估,对每一位创伤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操作规范、准确,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校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本阶段,未发生因医疗质量问题导致的严重医疗事故,患者满意度达到了[X]%。
存在问题
(一)人员配备相对不足
随着创伤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急诊创伤中心的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较大,部分岗位存在人员短缺的情况,在高峰时段,有时会出现一名医生同时负责多名患者的紧急处理,容易导致救治工作压力过大,影响救治质量。
(二)急救设备有待更新
部分急救设备老化,功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创伤救治需求,一些监护设备的参数准确性有待提高,影响了对患者病情的精准监测;部分急救转运设备在长途转运过程中稳定性不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三)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急诊创伤中心的信息化系统与医院其他科室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全面,在患者救治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因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重复检查、治疗延误等问题。
改进措施
(一)加强人员招聘与培训
积极向医院领导反映人员短缺问题,争取增加编制,招聘专业对口的医护人员充实急诊创伤中心队伍,合理调配现有人员,根据患者流量和病情特点,科学排班,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强内部培训,鼓励医护人员开展自我学习和技能提升,提高团队整体业务水平。
(二)更新急救设备
制定急救设备更新计划,积极争取医院资金支持,逐步更新老化、落后的急救设备,优先采购新型监护设备、急救转运设备等关键设备,确保设备性能先进、安全可靠,为创伤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与医院信息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急诊创伤中心信息化系统,实现与其他科室的信息无缝对接,建立患者电子病历共享平台,确保医生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的全面信息,减少信息传递误差,提高救治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救治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统计,为质量控制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回顾本阶段急诊创伤中心的工作,我们在救治能力提升、团队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持“生命至上、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创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努力打造区域领先的急诊创伤救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