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试验技术工作总结

thought1688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搅拌站试验技术工作在确保混凝土质量、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试验检测工作,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这段时间的搅拌站试验技术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以便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概述

  1. 原材料检测原材料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我们对每一批进场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从水泥的安定性、强度等级,到砂石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再到外加剂的性能指标,都进行详细检测,每周对至少 3 批次的水泥进行安定性试验,每月对砂石进行全面的颗粒级配和含泥量分析,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通过这些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原材料,防止其进入生产环节,从源头上保障了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调整根据不同工程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关键,我们依据工程结构特点、施工工艺要求等因素,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出满足强度、耐久性等各项指标的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天气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及时对配合比进行微调,在夏季高温时,适当调整外加剂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在合理范围内;在冬季低温时,调整水泥品种和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通过精准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使混凝土性能始终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3.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质量,从原材料的计量、搅拌时间的控制,到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的检测,都进行全程监控,每盘混凝土生产前,检查原材料计量设备的准确性,确保计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搅拌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搅拌时间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均匀性,每车混凝土出站前,检测其坍落度和和易性,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出站,通过这些严格的过程控制措施,有效避免了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发生。

  4. 混凝土性能检测对生产出的混凝土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指标,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方法制作混凝土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后进行试验检测,每天至少制作 3 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分别在 3 天、7 天、28 天进行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对混凝土性能的检测,及时掌握混凝土质量状况,为工程质量评估提供准确依据。

工作成果

  1. 混凝土质量稳定通过严格的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与调整以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始终保持稳定,在多个重点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未出现因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得到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高度认可。

  2. 技术创新与改进在试验技术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采用新型的外加剂检测设备,提高了外加剂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试验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存储,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这些技术创新与改进,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 人员素质提升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试验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分享行业最新技术和经验,鼓励试验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水平,通过这些措施,试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更好地开展试验技术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原材料质量波动部分原材料供应商由于生产工艺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原材料质量出现波动,砂石的颗粒级配有时会超出标准范围,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了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调,要求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增加对原材料的抽检频率,对质量波动较大的批次进行重点监控,及时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质量不受影响。

  2.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影响施工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在配合比设计时,适当增加缓凝型外加剂的用量;优化混凝土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时间,在施工现场采取遮阳、降温等措施,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有效缓解了坍落度损失过快的问题。

  3. 试验设备故障试验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压力试验机偶尔会出现压力不准确的情况,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校准,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对于一些常见故障,试验人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基本的维修技能,能够在短时间内自行解决问题,确保试验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未来工作计划

  1. 持续优化原材料检测进一步加强与优质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完善原材料检测标准和方法,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探索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无损检测等,对原材料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检测,为混凝土质量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2. 深入开展配合比优化研究结合不同工程特点和市场需求,继续深入开展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混凝土的性价比,积极探索新型胶凝材料、外加剂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开发出更多高性能、绿色环保的混凝土配合比。

  3. 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搅拌站试验技术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完善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预警功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史试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等提供决策支持,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调度等环节的应用,提高搅拌站整体管理水平。

  4. 提升团队技术水平加大对试验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活动,鼓励试验人员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试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强的试验技术团队。

回顾过去,搅拌站试验技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严谨、科学、负责的态度,不断提升试验技术水平,为混凝土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为工程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