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更好地谋划“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征求意见,形成了本报告。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2%,高于同期世界 2.5%和发展中经济体 4%的平均增长水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8000 美元,迈进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7.4%和 9.6%,超过同期经济增速,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 1.2 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 1300 万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建设快速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 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特征更加明显,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企业效益下滑,财政收支矛盾较大,金融风险隐患增多,我国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创新能力不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等突出问题。
“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 坚持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三)推动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要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完善区域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十三五”时期的保障措施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的各项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