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积极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成绩与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工作成效
(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治理措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重点区域的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显著下降,蓝天白云天数不断增加,城市的天空更加湛蓝🌤️,水环境质量也稳步向好,主要河流、湖泊的水质达标率提高,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清澈的河水又重新流淌在城市乡村🚣♂️,土壤污染状况总体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 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污染源管控,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严格控制燃煤、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的治理,增加洒水降尘频次,有效减少了扬尘污染,加大对散煤治理力度,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从源头上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 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监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 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底数,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数据库,加强对污染地块的管控和修复,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止污染土壤进入开发建设环节,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三)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 法律法规体系: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 监管执法体系:加强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了对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监管,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高环境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 政策支持体系: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环保产业发展、支持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加大对环境治理项目的资金投入,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环保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举办环保知识讲座、主题展览、公益活动等,向公众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环保理念,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形成了全社会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环境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对环境治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强化科技支撑
加大对环境治理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环保技术创新,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和设备,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推进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和渠道,鼓励公众通过举报、监督、建言献策等方式参与环境治理,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组织公众参与环保实践,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
(四)严格考核问责
建立了环境治理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等纳入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存在问题
(一)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
仍有一些企业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的现象,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
(二)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资金投入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一些环境治理项目因++++无法按时完成,影响了环境治理的整体进度。
(三)农村环境治理相对薄弱
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较为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农村环境治理成为环境治理工作的短板。
(四)环境监管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环境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但环境监管队伍的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监管的需要。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环保主体责任
加强对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二)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本级财政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确保环境治理工作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四)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加强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环境监测设备投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环境监管的智能化水平。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环境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