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监控工作总结

thought1688

本文详细总结了煤矿井下监控工作的开展情况,首先阐述了监控系统的建设目标与构成,接着回顾了在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包括设备维护、数据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分析了取得的成效,如事故预防能力提升、生产管理优化等,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部分设备老化、数据传输稳定性有待提高等,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未来工作计划,旨在进一步完善煤矿井下监控工作,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了有效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实时监测井下各类参数至关重要,煤矿井下监控系统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防线,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危险,为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煤矿井下监控工作的全面总结,梳理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推动监控工作的持续优化,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监控系统建设

(一)建设目标

构建一套覆盖煤矿井下各个作业区域的全方位监控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参数,实现对井下环境和设备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系统构成

  1. 传感器网络:在井下不同位置合理布置各类传感器,如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确保能够全面感知井下环境参数,这些传感器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能够实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2. 数据传输网络: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稳定、快速地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有线传输主要利用光纤等介质,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无线传输则作为补充,适用于一些布线困难的区域,确保数据传输的全覆盖。
  3. 监控中心:配备高性能服务器、显示终端等设备,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存储和分析,监控中心软件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实时显示井下各参数的变化趋势,生成各类报表,同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设备维护

  1. 建立了完善的设备巡检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对井下传感器、传输设备等进行巡检,巡检内容包括设备外观检查、性能测试、数据准确性校验等,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每月对瓦斯传感器进行一次全面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2. 加强设备维修管理,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建立了设备维修档案,记录设备故障原因、维修过程和维修时间等信息,以便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对于一些老化严重、频繁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换代,保障设备的可靠性。

(二)数据管理

  1.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按照时间序列建立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每天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生产规律。
  2. 定期生成各类监控报表,如瓦斯浓度日报表、设备运行状态月报表等,为煤矿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报表的分析,及时发现井下环境和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

(三)人员培训

  1. 组织监控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监控系统的操作流程、功能特点和数据分析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系统操作手册讲解、实际操作演示、故障排除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 对煤矿一线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监控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培训员工如何根据监控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取得的成效

(一)事故预防能力提升

通过实时监测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关键参数,能够及时发现瓦斯超限、一氧化碳积聚等潜在危险,提前发出预警,为人员撤离和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成功避免了多起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二)生产管理优化

  1. 根据监控系统提供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保障了煤矿生产的连续性。
  2. 通过对井下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测,优化通风系统运行,提高通风效果,为井下作业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降低了通风能耗。

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设备老化

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部分监控设备使用时间较长,出现老化现象,这些老化设备存在性能下降、故障率升高等问题,影响了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些早期安装的传感器测量精度出现偏差,需要频繁校准或更换。

(二)数据传输稳定性有待提高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信号中断、数据丢包等情况,影响了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在井下复杂环境下,无线传输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

(三)监控系统功能有待拓展

目前监控系统主要侧重于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对于一些复杂的生产过程监控和智能决策支持功能还相对薄弱,缺乏对采煤机、掘进机等大型设备的实时工况分析和智能控制功能。

改进措施

(一)设备更新与升级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逐步淘汰老化设备,采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和技术,加强与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及时了解行业最新产品信息,选用性能更可靠、功能更强大的设备,提高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优化数据传输网络

  1. 对现有数据传输网络进行全面评估,找出信号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增加无线中继设备,增强无线信号覆盖;对光纤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有线传输的稳定性。
  2. 探索采用更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如 5G 技术,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满足煤矿井下监控对实时性的要求。

(三)拓展监控系统功能

  1. 开展技术研发,增加对采煤机、掘进机等设备的工况监测和智能控制功能,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节,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2. 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应用,开发更强大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监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煤矿生产管理提供更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如优化开采方案、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等。

未来工作计划

(一)持续完善监控系统

  1. 根据煤矿生产发展和安全管理需求,不断优化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布局,持续增加新的监测参数和监控设备,实现对煤矿井下全方位、全流程的精细化监控。
  2. 加强监控系统与其他安全生产系统的融合,如人员定位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煤矿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二)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

  1. 定期组织监控系统操作人员和煤矿一线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监控系统发展和安全生产要求,培训内容包括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以及安全法规、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
  2. 建立健全监控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对监控人员工作质量和责任心的监督检查,确保监控工作的规范、高效开展。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1. 通过多种形式,如安全宣传标语、安全培训讲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监控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自觉遵守安全规定,积极配合监控工作。
  2.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提出关于监控系统优化和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形成全员参与、共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煤矿井下监控工作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我们既看到了取得的成效,也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持续完善监控系统,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煤矿井下监控工作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