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质量就业工作的报告

thought168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现将本地区高质量就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工作成效

(一)就业规模稳步扩大

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成功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全年新增就业人数达到[X]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保持在较低水平,就业规模持续稳步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1. 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优化:随着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去年新增就业岗位[X]个,占新增就业总数的[X]%,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也实现了就业质量的提升,有效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
  2. 重点群体就业得到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展就业指导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等多种方式,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X]%,同比提高[X]个百分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援助全覆盖,累计帮扶[X]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农民工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工资待遇稳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X]%以上。

(三)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1. 工资收入稳步增长:企业工资指导线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去年本地区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X]%,劳动者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 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参保人数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X]%,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X]%,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3. 职业发展空间拓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X]人次,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明显提升,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人才晋升机制,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支持,稳定就业局势

  1. 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就业专项资金,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去年共安排就业专项资金[X]万元,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补贴、就业援助等项目,为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2.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去年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X]万元,惠及企业[X]家,有效稳定了企业就业岗位。
  3. 加强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就业创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去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亿元,扶持创业人员[X]人,带动就业[X]人。

(二)优化就业服务,提升就业效能

  1.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充实工作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全地区已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实现了就业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为劳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2.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就业岗位信息、求职信息、培训信息等资源,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提高就业匹配效率,去年共发布就业岗位信息[X]条,举办招聘会[X]场,达成就业意向[X]人。
  3. 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等培训,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帮扶,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和++服务,切实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1. 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整合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依托、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 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鼓励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去年共投入职业培训资金[X]万元,培训各类人员[X]人次,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 开展特色培训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开展特色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如开展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培训,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能人才。

存在问题

(一)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突出

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部分劳动者由于技能水平不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就业困难,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就业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虽然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政策门槛较高、办理手续繁琐等,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导师队伍等建设还需加强。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较为传统,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导致就业困难。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1. 加大培训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更加精准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加强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技能培训,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 创新培训模式:探索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优质网络培训课程,方便劳动者随时随地学习,加强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认证制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规范鉴定程序,提高鉴定质量,完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为劳动者提供更加科学、公正的职业技能评价服务。

(二)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1.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就业创业政策,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和劳动者,建立政策落实跟踪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高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扶,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服务。
  3. 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开展创业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宣传创业成功经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1. 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求职技巧和就业竞争力。
  2. 拓宽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大对基层就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岗位吸引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展就业岗位,举办各类招聘会、校企对接会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高质量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报告部门]

[报告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