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准确掌握能源消费情况、推动能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围绕能源统计重点工作展开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能源统计制度,夯实工作基础
- 深入研究国家能源统计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能源统计制度进行了细化和完善,明确了能源统计的范围、分类、指标解释以及数据采集、审核、汇总、上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确保能源统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 加强能源统计报表管理,定期对报表进行梳理和优化,精简不必要的指标,提高报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建立了报表审核机制,对基层单位上报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填报中的错误和问题,保证了能源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强化能源统计调查,确保数据质量
- 扎实开展能源生产统计调查,全面掌握本地区各类能源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加强与能源生产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了定期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生产动态和能源消耗变化情况,通过深入企业现场调研、查阅生产记录和统计台账等方式,确保能源生产数据的真实可靠。
- 认真做好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工作,涵盖了工业、建筑、交通、商业等各个领域,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加强对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企业规范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充分利用部门协作机制,与经信、统计、税务等部门共享数据资源,相互印证,提高能源消费数据的准确性。
- 加强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建立了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制度,对数据异常波动的企业进行重点核查,深入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通过开展数据质量抽查、交叉检查等活动,不断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确保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本地区能源消费和生产的实际情况。
(三)加强能源统计分析,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 建立了能源统计分析定期发布制度,每月、每季度及时撰写能源统计分析报告,对本地区能源生产、消费、节能降耗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分析报告不仅关注能源总量变化,还注重对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能源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围绕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分析研究,针对工业领域能源消耗占比大的特点,开展了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专题调研,分析工业行业能源消费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节能降耗建议,通过专题分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定期组织召开能源统计分析研讨会,分享经验,交流观点,邀请专家学者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拓宽工作思路,提高能源统计分析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推进能源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 加大能源统计信息化投入,建立了能源统计数据库,实现了能源统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数据库涵盖了能源生产、消费、节能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为能源统计分析和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 开发应用能源统计报表软件,实现了能源统计报表的网上直报和数据自动汇总,基层单位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报送数据,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利用报表软件的审核功能,对上报数据进行实时审核,及时反馈审核结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加强能源统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的安全可靠,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风险,为能源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作成果
(一)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调查核实和质量管控等措施,能源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近年来,本地区能源统计数据的差错率明显下降,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能源政策和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能源统计分析报告质量不断提升
能源统计分析报告紧密结合本地区能源发展实际,分析深入透彻,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多篇分析报告得到了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为推动本地区能源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能源统计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能源统计数据库的建立和报表软件的应用,实现了能源统计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通过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保障了能源统计数据的安全运行。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部分企业能源统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
一些企业对能源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能源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统计台账不健全,数据填报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在反映能源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三)能源统计信息化建设还需持续推进
虽然在能源统计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能源统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利用还不够充分,信息系统的功能还需进一步拓展和优化。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企业能源统计培训与指导
加大对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企业能源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规范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二)优化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密切关注能源领域发展动态,结合国家能源统计改革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统计指标的研究和探索,确保能源统计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本地区能源发展状况。
(三)深化能源统计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加大能源统计信息化投入,提升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加强能源统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利用,开发建立能源统计数据预测模型,为能源形势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加强与其他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提高能源统计工作的协同效率。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能源统计重点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能源统计重点任务,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努力提高能源统计工作水平,为推动本地区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