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乡镇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乡镇名称]认真组织开展了资产清理清查工作,通过全面清查、细致梳理,摸清了家底,为乡镇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本次资产清理清查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财政所、经管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资产清理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资产清理清查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清查范围、内容、步骤和时间节点。
(二)全面清查盘点
- 资产清查范围涵盖了乡镇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办公设备、交通工具、专用设备、存货等。
- 清查方法采取实地盘点、账务核对相结合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逐一盘点,核对资产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时间、使用状况等信息;对流动资产进行清查核实,确保账实相符;对无形资产进行梳理,明确产权归属和价值。
- 清查过程清查人员深入各部门、各单位,认真细致地开展清查工作,在清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如实记录资产状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登记和核实,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资产管理软件,对资产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提高了清查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清查结果
(一)资产总体情况
经过清查,本乡镇资产总额为[X]万元,其中固定资产[X]万元,流动资产[X]万元,无形资产[X]万元,资产分布在乡镇机关及所属[X]个事业单位,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
(二)资产存在的问题
- 部分资产账实不符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善,部分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如个别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部分资产已报废但未进行账务处理等。
- 资产闲置浪费现象清查发现,部分办公设备和专用设备存在闲置现象,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产的浪费。
- 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建立了一些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如资产购置、处置审批程序不够严格,资产日常监管不到位等。
整改措施
(一)针对账实不符问题
- 组织专人对账实不符的资产进行逐一核实,查明原因,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账务调整,对未及时入账的资产,补办入账手续;对已报废但未处理的资产,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废核销。
- 建立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明确盘点周期和责任人,确保资产账实相符,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二)解决资产闲置浪费问题
- 对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梳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剂使用或对外出租、出借,提高资产利用率。
- 在今后的资产购置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需求,避免盲目采购,杜绝资产闲置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 修订和完善资产购置、处置、日常管理等各项制度,明确审批流程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加强对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处理。
工作成效
通过本次资产清理清查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摸清了家底
全面掌握了乡镇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及使用状况,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规范了资产管理
针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了资产购置、处置、日常管理等工作流程,提高了资产管理水平。
(三)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
通过对闲置资产的调剂使用和合理处置,盘活了资产存量,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节约了财政资金。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强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资产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确保资产账实相符、安全完整,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二)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产动态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三)加强资产绩效管理
将资产绩效管理纳入乡镇整体绩效管理体系,建立资产绩效评价指标,对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量化考核,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安排资产购置和处置,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本次乡镇资产清理清查工作是加强乡镇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清查、整改和完善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资产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