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防控工作总结

thought1688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防控近视,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健康,我校在本学期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防近视防控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防控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防近视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防近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及教师的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了详细的防近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将防近视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1. 开展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近视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方法,老师们利用生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用眼观念,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在“爱护眼睛,预防近视”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积极讨论,深刻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爱护眼睛。
  2. 举办知识讲座邀请眼科专家来校举办近视防控知识讲座,为师生和家长普及科学的用眼知识和方法,专家详细讲解了近视形成的原因、如何正确用眼、饮食对视力的影响等内容,并现场为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眼部检查,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给予专业的建议,讲座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3. 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近视知识,定期推送护眼小贴士、近视防控科普文章等内容,让学生和家长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防近视的相关信息,在宣传栏张贴防近视宣传海报,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防近视意识深入人心。

优化教学环境,保障用眼健康

  1. 改善教室照明对教室照明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更新,确保教室采光充足、照明均匀,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灯具,合理布置光源,减少眩光和阴影,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要求教师根据光线变化及时调整窗帘,保证学生在不同时段都能有适宜的光线。
  2. 调整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使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组织专人对全校课桌椅进行排查和调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使用到合适高度的课桌椅,通过这一举措,有效预防了因课桌椅高度不合适而导致的近视问题。
  3. 控制教学时长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安排教学时间,合理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和考试次数,避免学生长时间连续用眼,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做到分层布置、减量提质,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会过度用眼。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

  1. 保证户外活动时间严格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除了课间操和体育课,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课间游戏、社团活动、阳光体育大课间等,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教室,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2.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跳绳、踢毽子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户外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近视防控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定期视力监测,建立健康档案

  1. 规范视力监测流程制定详细的视力监测方案,规范视力监测流程,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两次视力检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建立视力健康档案为每位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通过对视力数据的分析和跟踪,及时发现视力异常学生,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将学生的视力健康档案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视力状况,共同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

家校合作,形成防控合力

  1. 召开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近视防控的重要性和学校的防控措施,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防近视工作,在家长会上,老师们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解答了家长关心的问题,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2. 加强家校沟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视力情况和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用眼习惯和生活情况,共同商讨防控措施,形成家校防控合力,当发现学生视力有下降趋势时,及时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并督促家长关注孩子在家的用眼行为,共同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本学期,我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防近视防控工作,学生的近视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控效果显著,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防近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教育,优化教学环境,增加户外活动,定期视力监测,加强家校合作,不断完善防近视防控工作机制,为学生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让孩子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