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和谐发展,群众协商议事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近年来,[社区名称]积极探索和实践群众协商议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社区名称]社区群众协商议事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提供参考。
工作开展情况
(一)搭建协商平台
为了确保群众协商议事工作的顺利开展,[社区名称]搭建了多元化的协商平台,一是建立了社区协商议事厅,作为固定的协商场所,配备了桌椅、投影仪等设施,方便居民集中讨论社区事务,二是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了“协商议事”专栏,及时发布协商议题、会议通知等信息,方便居民随时随地参与协商讨论,三是针对一些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作为协商顾问,为协商议事提供专业指导。
(二)规范协商程序
为了使群众协商议事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社区名称]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协商程序,一是议题征集,通过社区公告、问卷调查、居民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协商议题,二是议题筛选,由社区协商议事会对征集到的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议题进行协商讨论,三是会前调研,组织协商议事会成员、相关利益方等对协商议题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四是会议协商,按照预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协商议事会议,组织各方代表就协商议题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五是形成决议,根据协商讨论的结果,形成协商决议,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六是决议执行与监督,由相关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协商决议,并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
(三)丰富协商形式
为了提高居民参与协商议事的积极性和实效性,[社区名称]不断丰富协商形式,一是开展面对面协商,针对一些简单的社区事务,组织居民代表、相关利益方等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当场协商解决问题,二是进行书面协商,对于一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问题,通过发放书面征求意见表的方式,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三是举办听证会,对于一些重大的社区建设项目、政策调整等问题,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开展网络协商,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协商讨论,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与到协商议事中来。
(四)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群众协商议事工作的开展,[社区名称]成功解决了一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针对社区内停车位紧张的问题,通过协商议事,社区与相关部门协调,在社区周边规划了临时停车位,并对社区内的停车位进行了重新划分,有效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又如,针对社区环境卫生差的问题,通过协商议事,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工作成效
(一)居民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搭建协商平台、规范协商程序、丰富协商形式等措施,[社区名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社区事务,积极参与协商议事活动,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据统计,社区居民参与协商议事活动的人数从原来的每年[X]人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X]人次,参与率提高了[X]个百分点。
(二)社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群众协商议事工作的开展,[社区名称]成功解决了一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社区内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通过协商议事,充分征求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改造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改造效果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又如,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通过协商议事,整合了社区资源,建设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
(三)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群众协商议事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社区治理水平,通过协商议事,社区能够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民主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社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协商议事过程中形成的居民共识和合作机制,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
经验与启示
(一)搭建平台是基础
搭建多元化的协商平台是群众协商议事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只有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协商渠道,才能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协商议事活动中来,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形式和载体,确保平台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规范程序是保障
规范协商程序是群众协商议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保障,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协商程序,才能确保协商议事活动的公正、公平、公开,提高协商议事的质量和效果,在规范程序的过程中,要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程序符合居民的意愿和实际情况。
(三)丰富形式是关键
丰富协商形式是提高居民参与协商议事积极性和实效性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协商形式,才能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和参与方式,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协商议事活动中来,在丰富形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协商渠道,提高协商效率。
(四)解决问题是目的
解决实际问题是群众协商议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通过协商议事,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提高群众协商议事工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部分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虽然通过一系列措施,居民参与协商议事的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部分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对协商议事工作的认识不够,认为与自己无关;二是缺乏参与渠道和方式,不知道如何参与;三是参与协商议事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抽出时间参与。
(二)协商议题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有待提高
在协商议题的征集和筛选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议题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高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对居民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没有准确把握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对协商议题的论证不够充分,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
(三)协商成果的落实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协商成果的落实和监督是确保群众协商议事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社区名称]在协商成果的落实和监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协商决议的执行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导致执行不力;二是对协商决议的监督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手段。
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协商议事工作的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对协商议事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一是利用社区宣传栏、社区广播等传统媒体,广泛宣传协商议事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作用;二是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协商议事工作的动态和信息,引导居民关注和参与;三是组织开展协商议事培训活动,提高居民的协商议事能力和水平。
(二)深入调研,提高协商议题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进一步加强对居民需求的调研,深入了解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协商议题的针对性,加强对协商议题的论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提高协商议题的可行性,一是建立居民需求调研机制,定期开展居民需求调查,及时掌握居民的需求变化;二是建立协商议题论证机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对协商议题进行论证,确保议题科学合理。
(三)完善协商成果的落实和监督机制,确保协商成果得到有效执行
建立健全协商成果的落实和监督机制,确保协商决议得到有效执行,一是明确协商决议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强对协商决议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督促;二是建立协商决议监督机制,组织居民代表对协商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建立协商成果反馈机制,及时向居民反馈协商决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评价。
群众协商议事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名称]在群众协商议事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群众协商议事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和实效性,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不断努力,相信我们的社区会变得更加美好,居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美满!💖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宜居的社区家园!🏠